注冊賬號 | 忘記密碼
民生篇——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一、聽黨話,跟黨走
1.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
2.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習近平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最牢固的根基。——習近平
4.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習近平
5.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習近平
6.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鏡子。只有織密群眾監督之網,開啟全天候探照燈,才能讓“隱身人”無處藏身。——習近平
7.必須相信群眾、敞開大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讓群眾滿意是我們黨做好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習近平
8.要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就要給人民提供更舒適的居住條件,給人民提供更優美的生活環境,給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給人民提供更可靠的社會保障。——習近平
9.人民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只要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習近平
10.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十九大報告
11.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十九大報告
12.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兩會
13.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社會救助、撫恤優待等標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2018年兩會
14.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8年兩會
15.全黨必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十八屆六中全會
16.依靠和服務人民是黨的根本準則,要體現在黨的具體工作中。——十八屆六中全會
17.“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名義上為人民,實際勞民傷財,是權利的濫用,損害了群眾利益。對此治理是對反“四風”的進一步延伸,從具體問題抓起,不斷把群眾路線做到實處。——十八屆六中全會
二、有文化,我不怕
1.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反腐倡廉,功在千秋。
2.心無私欲,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公正。
3.位卑未泯濟民志,權重不移公仆心。
4.只要當一天干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5.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
6.自古清官民贊頌,從來污吏法難容。
7.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8.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
9.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10.抱公絕私,是為率職。
11.做人做官做事應清清白白,為公為政為民需勤勤懇懇。
12.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舉一動常思百姓冷暖。
13.以謹慎之心對待權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對待誘惑。
14.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
三、講故事,長見識
1.居民都是我的親人: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20多年來,用無私的情懷,帶領一個老舊散亂的小區,一步步“成長”為花園式小區,她也成了百姓離不開的“貼心人”。2009年冬天,長春出現極寒天氣,樓道里寒風呼嘯。吳亞琴號召大家把舊棉衣褲、電褥子、舊地毯拿出來,帶頭縫起門簾。3天3夜,80多條拼接的門簾縫好了。這些看上去不美觀卻厚實的門簾,遮擋了風寒,也溫暖了百姓的心。
吳亞琴意識到,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首先要解決就業問題。她確定了“造血”方案:即素質充電、搭橋上崗、幫助創業。社區舉辦了營銷、面點、中醫按摩、機械維修、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讓失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同時,吳亞琴四處聯系,向各用人單位推薦技術人員。對一些不愿去企業工作的人員,吳亞琴幫助聯系小額貸款、聯系場所,讓他們實現自主創業。多年來,社區先后幫助839人重新上崗,扶持100多人成功自主創業。當年下崗失業人員聚堆的社區,如今實現了動態零失業。
2.小家大愛:一名普通的林業工程師,從17歲起,堅持助人為樂、扶危濟困36年。他用微薄的收入做公益,家人全力支持;他為別人的事情忙碌,家人毫無怨言;當他遭到誤解時,家人信任鼓勵。在素有“地球綠寶石”之稱的貴州荔波,張雁泉和他的家人,有著比山水更美的心靈。
1995年,張雁泉來到荔波縣的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有一次,一名村民盜伐樹木,按規定應罰款50元。可到他家里一看,張雁泉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原來,這戶村民床上一席稻草、屋里四面透風,砍樹也是生活所迫。此情此景讓張雁泉為之落淚,他默默墊上那50元罰款,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這些大山里的困難群眾。為了讓更多困難家庭走出貧困,張雁泉無私地將自己祖傳的竹編手藝傳授給大家,不僅不要一分報酬,還自己掏錢建起了“中國南方喀斯特農村社區技術培訓學院”,請來專家給大伙兒傳授各種生產技術。目前已培訓了30多期,受益群眾近2000人。如今,學員們僅用25天就能學會張氏竹編絕技:用茂蘭喀斯特優質慈竹,編制成薄如蟬翼、細如發絲的竹畫作品,銷售一路走高,竹編合作社一個接一個成立起來,困難群眾實現了在家就能致富的夢想。
3.一生為民舍己救人,萬名群眾淚送忠魂:2017年春節前夕,為救兩名落水兒童,四川省瀘縣公安局交警大隊31歲的民警蔡松松縱身跳進了冰冷的水庫,在耗盡最后一絲力氣救起兩名兒童后英勇犧牲。素不相識的孩子得救了,而他一對3歲的雙胞胎女兒卻永遠失去了爸爸。從汶川抗震救災的“優秀士兵”,到從警后多次立功受獎,多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黨員先鋒示范崗”,蔡松松用愛崗敬業、文明執法、一心為民的行動,詮釋了人民警察的忠誠、奉獻和擔當。大年三十,四川瀘州市上萬名群眾走上街頭,揮淚送別蔡松松。
4.生死抉擇,生的希望留給落水兒童:1月24日中午,距離除夕只有兩天,瀘縣8歲男孩小奎、小翔到地勢陡峭的玄灘幸福水庫堤壩上玩耍,不慎滑入水中。蔡松松聽到路人的呼救聲,立即沖出大門,第一個奔到幾百米外的堤壩。眼見落水兒童離堤壩越來越遠,只剩腦袋還半浮在水面,為了贏得救人時間,他只脫下外套,就跳進了水里,奮力游向落水的孩子,死死托住他們,一點一點把他們推向岸邊。堤壩上的群眾朝他們伸來竹竿,他沒有去抓,而是奮力推著兩個小孩,讓孩子抓著竹竿上了岸。此時,用盡了最后一絲力氣的蔡松松再也夠不著人們伸出的竹竿,一點點沉入了水底。
5.堅守高原,愛崗敬業書寫忠誠警魂:曾在武警涼山支隊服役的蔡松松,2008年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被評為優秀士兵,后考入四川警察學院。2009年,他在支援藏區警務中受到嘉獎,畢業后來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公安局,一干就是6年。理塘縣城海拔4200米,即使對于藏族群眾來說,也是“高原中的高原”。在湖北長大的蔡松松卻一直堅守在基層應急處突前線,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2014年、2015年連續被評為“理塘縣優秀公務員”。
2016年3月,為解決夫妻兩地分居,蔡松松被調到瀘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之后駐石橋派出所工作。從去年9月到所工作開始,蔡松松沒有休過一天假,他經辦的案件沒有一起行政復議或被要求補充偵查。
6.一生奉獻,責任擔當詮釋從警為民:在同事們的眼里,蔡松松在生死關頭的抉擇并非偶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曾多次挺身而出救助他人。1996年,蔡松松就曾勇救落水的同村小伙伴。2003年他又從長江里救起了一位落水少年。2009年,在阿壩州紅原縣一起草原火災中,他帶領戰友第一時間沖進火場,及時制止了大火的蔓延,保住了數百頭牦牛、數百頃草場和牧民的住房。在理塘,他還結了3戶藏族“窮親戚”。在瀘縣,他照顧老弱病殘、護送走失老人、查還被盜車輛的一幕幕還深深印在同事們腦海里。蔡松松的犧牲,在四川公安系統和廣大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他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對黨忠誠,勇于奉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四川省公安廳政治部主任胡鋼說。
7.廖俊波:芳蘭生貴里山河澄正氣: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始終牽掛群眾,惦記著群眾的冷暖安危,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廖俊波經歷的崗位,都是“背石頭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但他始終把工作當事業干,樂在其中。離開政和時,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連續3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實現了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
頒獎辭: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尋路,扎實工作,廉潔奉公,牢記黨的話,溫暖群眾的心。春茶記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跡,誰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誰裝進心里。
8.白居易同情人民:白居易在皇帝面前做諫官時,就屢次上書,請求革除弊政,寫了大量諷諭詩揭露官僚勢力殘害人民的罪行。在做忠州刺史時,他搞了許多利民的改革,號召開荒生產;改進稅收辦法,增加豪富的稅款,減輕貧苦農民負擔;盡量節省開支,減輕老百姓的支出。他親自帶頭種樹,綠化荒山。他主持群眾聚會,席地而坐與民同樂。有些官員說什么:“‘貴’、‘賤’雜處,不成體統。”白居易對這種議論毫不理睬。
9.周恩來為人民服務:周恩來總理生前,左胸前總是佩戴著一枚長方形的紀念章,無論到哪里,無論在什么季節都一直佩戴著它。紀念章的右側是毛澤東頭像,左側的中央是毛澤東手書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周總理一生,就是以這五個字為座右銘。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中國人民的幸福未來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0.黃大發:一汲清泠水高風味有馀:事跡:20世紀60年代起,黃大發帶領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草王壩長期缺水的歷史,鄉親們親切地把這條渠稱為“大發渠”。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傳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9月,獲得“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四、陜西情,身邊事
1.李智遠為民謀福利:“大干沒風險,小干風險大;早干沒風險,晚干風險大;快干沒風險,慢干風險大。”在外界眼中“循規蹈矩”的陜西政壇,韓城市委書記李智遠是個例外,為群眾做了不少好事。8年來,他從鳳縣縣長、眉縣縣委書記升任隸屬于渭南市的縣級市韓城市市長、市委書記,一路走來,為群眾做了不少好事。在鳳縣,有人叫他“李瘋子”。在他治理下,鳳縣在周圍的山上“栽星種月”,在縣城里面建造“亞洲第一高”的音樂噴泉。在眉縣,他被叫做“李閻王”。他要求公務員“5+2,白加黑”——工作場合必須西裝革履;工作日加周末堅持工作,只能在晚上或周末開會,手機24小時隨時待命;周五無論職務大小,全員上街搞衛生。此外,他動員全民招商,給所有機關單位都分配了任務指標。在韓城,有人說他“像一個菩薩”,韓城面臨轉型危機時,他的一些做法給了韓城人希望;也有人批評他“是一個皇帝”,剝奪了下屬的“基本人權”。在陜西的地方官場,李智遠像一塊碩大無比的石頭,無論投入哪個湖面,都會掀起大浪。
2.張宇赴藏工作不幸犧牲:張宇同志是我省岐山縣人,生于1968年7月,199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碩士研究生。歷任共青團寶雞市金臺區委副書記、書記,寶雞市金臺區區長助理、副區長、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寶雞市委副秘書長等職務。2010年4月,他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奔赴西藏,作為我省選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擔任阿里地區噶爾縣縣委書記。2012年8月22日,因心腦血管意外引發急性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44歲。
聯系我們:
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陜西志遠教育官網(www.heng-ji.com)
微信公眾號:sxzyedu
QQ:623813217
志遠教育,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
課程推薦:
志遠教育官網
微信二維碼
Copyright ? 陜西志遠鴻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