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賬號 | 忘記密碼
1.2020年4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分數線,并印發通知要求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啟動時間原則上不早于4月30日。2.近日,公安部修訂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其中提及,交通違法行為人可以跨省異地處理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新《程序規定》將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3.近日,中辦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松綁減負,讓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4.2020年4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東盟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李克強就10+3抗擊疫情合作提出倡議,一是全力加強防控合作,提升公共衛生水平;二是努力恢復經濟發展,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三是著力密切政策協調,抵御各類風險挑戰。
4.15 練習
1.近日,公安部修訂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其中提及,交通違法行為人可以( )處理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新《程序規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A.跨省異地B.省內異地C.跨市異地D.在線異地【答案】A【解析】近日,公安部修訂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其中提及,交通違法行為人可以跨省異地處理非現場交通違法行為。新《程序規定》將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因此選擇A項。2.近日,中辦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 )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松綁減負,讓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A.拜金主義B.享樂主義C.官僚主義D.形式主義【答案】D【解析】近日,中辦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松綁減負,讓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因此選擇D項。
國內要聞
一、《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強調,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文章指出,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其外,獨善其身。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后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在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過程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國際社會才能戰勝疫情,維護人類共同家園。文章指出,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無保留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共同威脅和挑戰,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文章指出,患難見真情,中方贊賞國際社會給予我們的寶貴理解和支持。在中方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許多成員給予中方真誠幫助和支持,我們會始終銘記并珍視這份友誼。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中方始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國際社會抗疫提供支持,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文章指出,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中方愿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第一,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第二,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第三,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第四,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文章指出,中國及時采取果斷有力措施,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中國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主動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檢測試劑盒,不僅是在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在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貢獻。 二、四部委:對外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先救治后收費。就外籍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支付有關問題,國家醫療保障局、外交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外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未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醫療機構應當先救治后收費,確保應收盡收;醫療費用由患者個人負擔。在疫情期間,醫保部門要求對于我國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全部實行先救治、后結算。此次四部委下發的通知明確了對外籍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費用支付政策。通知要求,外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參加商業健康保險的,由商業保險公司按合同及時支付。對于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外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應按規定支付,其余費用由患者個人負擔。通知還明確,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外籍人員,留院觀察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基本醫保按規定支付。未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由個人負擔。外籍人員集中隔離產生的費用,原則上由個人負擔。通知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在當地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的領導下,密切配合,實時掌握外籍新冠肺炎患者有關信息,妥善做好外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費用結算、監測等工作。遇有重大問題和情況,及時向國家醫療保障局、外交部、財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報告。 三、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今年的4月15日是我國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核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說,當前我國核電機組總數全球第二,在建機組全球第一,核技術利用量大面廣,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郭承站介紹,目前我國47臺運行核電機組安全狀態良好,15臺在建機組質量受控,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運行,約15萬枚放射源和近20萬臺(套)射線裝置安全受控,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他介紹,我國持續構建現代核安全治理體系,持續提升核安全監管能力,建立總部機關、地區監測站、技術支持單位“三位一體”的核安全監管組織體系,建成了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核設施周圍環境監督性監測和核與輻射應急監測“三張網”,建立國家、省和核設施營運單位三級應急管理體系。同時,我國持續加強依法從嚴監管,對核設施的選址、建造、運行、退役活動實施全過程嚴格監督。對放射源實施從“搖籃”到“墳墓”的全壽期動態管理,對弄虛作假和違規操作行為實行“零容忍”的嚴厲處罰。郭承站表示,要始終堅持國家總體安全觀和核安全觀,全面推進核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確保核與輻射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四、截至4月15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4月1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6例,其中34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2例為本土病例(廣東5例,黑龍江4例,北京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其中3例為境外輸入疑似病例(上海3例),1例為本土疑似病例(北京1例)。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21人,重癥病例減少18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98例(含重癥病例46例),現有疑似病例61例。累計確診病例153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36例,無死亡病例。截至4月15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107例(其中重癥病例9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7892例,累計死亡病例334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341例,現有疑似病例6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22007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8484人。湖北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3例(武漢3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現有確診病例146例(武漢146例),其中重癥病例38例(武漢3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4435例(武漢47283例),累計死亡病例3222例(武漢2579例),累計確診病例67803例(武漢50008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64例,其中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3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6例(境外輸入2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49例(境外輸入12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1032例(境外輸入217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456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016例(出院459例,死亡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出院16例),臺灣地區395例(出院137例,死亡6例)。歷史上的今天一、1919年4月16日,美國提出山東省由五國共管。1919年4月16日,五國會議討論山東間題,中國代表未能參加。美國國務卿蘭辛提出一個新方案,將德國在中國的權益先由巴黎和會暫時接管,山東開作商埠后,再歸還中國。日本代表牧野起而抗議,認為山東問題中日政府已有協定,應由日本轉交中國。蘭辛方案未能通過。17日,美國提議將山東問題由五強國處置,美方稱:“中國問題與世界有關,美國原無單獨處置之意,亦不能任他國獨為處置。”五國外長會議將山東問題初步定為暫由五大國共管。日本仍表示反對。北京政府復電陸徵祥,同意在山東必須交還中國的前提下,暫由五國共管。 二、1948年4月16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1948年4月16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各國經濟嚴重削弱,迫切需要聯合起來實施馬歇爾計劃,以穩定歐洲經濟。英國、法國等18個國家根據1948年4月16日通過的《歐洲經濟合作公約》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該組織設有部長理事會,下設執行委員會。主要目的是確保各成員國實施美國財政援助,發揮各成員國的經濟力量,促進歐洲的經濟合作,為歐洲復興作出貢獻。1961年9月30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改組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三、1950年4月16日,解放海南島戰役開始。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軍依然靠著簡陋的木帆船與國民黨精銳的海陸空立體防御作戰,強渡瓊州海峽,并于17日凌晨突破“伯陵防線”,勝利完成瓊島北部的敵前登陸。隨后,人民解放軍向縱深進軍,相繼解放了大部分沿海城鎮、控制了海南島北部長達400里的海岸線。4月30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三亞等重要城市。5月1日,解放全島。海南島戰役共殲敵3萬多人,其余部逃至臺灣。 四、1992年4月16日,中國首次派出聯合國維和人員赴金邊。1992年4月16日上午,赴柬軍事工程大隊先遣隊30名官兵,在赴柬軍事工程大隊大隊長的帶領下,從北京飛往金邊。這次行動是應聯合國秘書長請求,中國政府決定,派出400人組成的軍事工程大隊參加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派遣部隊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的行動,在我國歷史上是第一次。 五、1996年4月16日,日美簽署《日美安保聯合宣言》。1996年美國總統克林頓順訪韓國后,于4月16日對日本進行了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兩國首腦會談后發表了一份醞釀已久的《日美安保聯合宣言》。美國駐日大使蒙代爾稱,這次首腦會談也許是“戰后日美關系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克林頓這次出訪不僅重新確認了“冷戰后”日美同盟的基本框架,而且有可能對美日兩國面向21世紀的亞太安全戰略及東亞戰略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六、2002年4月16日,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開幕 通過《重慶宣言》。2002年4月16日下午,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4月19日在重慶人民大禮堂閉幕。來自亞洲三十九個國家的四百多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期間,與會各國議會領導人和議員,本著協會的宗旨和這次年會的主題,就多極化與世界和平、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加強國際合作、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議題廣泛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并通過了《亞洲議會和平協會重慶宣言》。
一、《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強調,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文章指出,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其外,獨善其身。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后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在應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過程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國際社會才能戰勝疫情,維護人類共同家園。文章指出,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無保留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共同威脅和挑戰,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文章指出,患難見真情,中方贊賞國際社會給予我們的寶貴理解和支持。在中方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許多成員給予中方真誠幫助和支持,我們會始終銘記并珍視這份友誼。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中方始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國際社會抗疫提供支持,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文章指出,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中方愿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第一,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第二,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第三,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第四,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文章指出,中國及時采取果斷有力措施,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中國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主動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檢測試劑盒,不僅是在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在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貢獻。
二、四部委:對外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先救治后收費。
就外籍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支付有關問題,國家醫療保障局、外交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外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未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醫療機構應當先救治后收費,確保應收盡收;醫療費用由患者個人負擔。在疫情期間,醫保部門要求對于我國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全部實行先救治、后結算。此次四部委下發的通知明確了對外籍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費用支付政策。通知要求,外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參加商業健康保險的,由商業保險公司按合同及時支付。對于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外籍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應按規定支付,其余費用由患者個人負擔。通知還明確,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外籍人員,留院觀察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基本醫保按規定支付。未參加我國基本醫保的,由個人負擔。外籍人員集中隔離產生的費用,原則上由個人負擔。通知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在當地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的領導下,密切配合,實時掌握外籍新冠肺炎患者有關信息,妥善做好外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費用結算、監測等工作。遇有重大問題和情況,及時向國家醫療保障局、外交部、財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報告。
三、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
今年的4月15日是我國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核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說,當前我國核電機組總數全球第二,在建機組全球第一,核技術利用量大面廣,核與輻射安全總體形勢保持穩定。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郭承站介紹,目前我國47臺運行核電機組安全狀態良好,15臺在建機組質量受控,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運行,約15萬枚放射源和近20萬臺(套)射線裝置安全受控,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他介紹,我國持續構建現代核安全治理體系,持續提升核安全監管能力,建立總部機關、地區監測站、技術支持單位“三位一體”的核安全監管組織體系,建成了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核設施周圍環境監督性監測和核與輻射應急監測“三張網”,建立國家、省和核設施營運單位三級應急管理體系。同時,我國持續加強依法從嚴監管,對核設施的選址、建造、運行、退役活動實施全過程嚴格監督。對放射源實施從“搖籃”到“墳墓”的全壽期動態管理,對弄虛作假和違規操作行為實行“零容忍”的嚴厲處罰。郭承站表示,要始終堅持國家總體安全觀和核安全觀,全面推進核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確保核與輻射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四、截至4月15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4月1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6例,其中34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2例為本土病例(廣東5例,黑龍江4例,北京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其中3例為境外輸入疑似病例(上海3例),1例為本土疑似病例(北京1例)。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21人,重癥病例減少18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98例(含重癥病例46例),現有疑似病例61例。累計確診病例1534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36例,無死亡病例。截至4月15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107例(其中重癥病例9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7892例,累計死亡病例334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341例,現有疑似病例6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22007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8484人。湖北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3例(武漢3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現有確診病例146例(武漢146例),其中重癥病例38例(武漢3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64435例(武漢47283例),累計死亡病例3222例(武漢2579例),累計確診病例67803例(武漢50008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64例,其中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3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6例(境外輸入2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49例(境外輸入12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1032例(境外輸入217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456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016例(出院459例,死亡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出院16例),臺灣地區395例(出院137例,死亡6例)。
歷史上的今天
一、1919年4月16日,美國提出山東省由五國共管。
1919年4月16日,五國會議討論山東間題,中國代表未能參加。美國國務卿蘭辛提出一個新方案,將德國在中國的權益先由巴黎和會暫時接管,山東開作商埠后,再歸還中國。日本代表牧野起而抗議,認為山東問題中日政府已有協定,應由日本轉交中國。蘭辛方案未能通過。17日,美國提議將山東問題由五強國處置,美方稱:“中國問題與世界有關,美國原無單獨處置之意,亦不能任他國獨為處置。”五國外長會議將山東問題初步定為暫由五大國共管。日本仍表示反對。北京政府復電陸徵祥,同意在山東必須交還中國的前提下,暫由五國共管。
二、1948年4月16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1948年4月16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各國經濟嚴重削弱,迫切需要聯合起來實施馬歇爾計劃,以穩定歐洲經濟。英國、法國等18個國家根據1948年4月16日通過的《歐洲經濟合作公約》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該組織設有部長理事會,下設執行委員會。主要目的是確保各成員國實施美國財政援助,發揮各成員國的經濟力量,促進歐洲的經濟合作,為歐洲復興作出貢獻。1961年9月30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改組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三、1950年4月16日,解放海南島戰役開始。
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軍依然靠著簡陋的木帆船與國民黨精銳的海陸空立體防御作戰,強渡瓊州海峽,并于17日凌晨突破“伯陵防線”,勝利完成瓊島北部的敵前登陸。隨后,人民解放軍向縱深進軍,相繼解放了大部分沿海城鎮、控制了海南島北部長達400里的海岸線。4月30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三亞等重要城市。5月1日,解放全島。海南島戰役共殲敵3萬多人,其余部逃至臺灣。
四、1992年4月16日,中國首次派出聯合國維和人員赴金邊。
1992年4月16日上午,赴柬軍事工程大隊先遣隊30名官兵,在赴柬軍事工程大隊大隊長的帶領下,從北京飛往金邊。這次行動是應聯合國秘書長請求,中國政府決定,派出400人組成的軍事工程大隊參加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派遣部隊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的行動,在我國歷史上是第一次。
五、1996年4月16日,日美簽署《日美安保聯合宣言》。
1996年美國總統克林頓順訪韓國后,于4月16日對日本進行了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兩國首腦會談后發表了一份醞釀已久的《日美安保聯合宣言》。美國駐日大使蒙代爾稱,這次首腦會談也許是“戰后日美關系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克林頓這次出訪不僅重新確認了“冷戰后”日美同盟的基本框架,而且有可能對美日兩國面向21世紀的亞太安全戰略及東亞戰略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六、2002年4月16日,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開幕 通過《重慶宣言》。
2002年4月16日下午,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4月19日在重慶人民大禮堂閉幕。來自亞洲三十九個國家的四百多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期間,與會各國議會領導人和議員,本著協會的宗旨和這次年會的主題,就多極化與世界和平、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加強國際合作、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議題廣泛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并通過了《亞洲議會和平協會重慶宣言》。
聯系我們:
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陜西志遠教育官網(www.heng-ji.com)
微信公眾號:sxzyedu
QQ:623813217
志遠教育,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
課程推薦:
志遠教育官網
微信二維碼
Copyright ? 陜西志遠鴻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