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賬號 | 忘記密碼
1.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令人震驚,有人建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將承擔法律責任的年齡由14周歲改為12周歲(學生上初中的年齡),進一步修改完善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法律。對此你怎么看?
【出題意圖】:考察考生綜合分析能力,能夠通過分析、歸納、演繹等推理過程,準確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以解決問題。
【題目分析】:此題屬于綜合分析題中的社會現象類,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將承擔法律責任的年齡由14周歲改為12周歲(學生上初中的年齡),進一步修改完善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法律,是對社會整體問題的折射,要想到如何處理和教育未成人的犯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是長久的措施,而不止是降低年齡或其他手段來加大處罰。
【題目導圖】
【參考解析】
最近校園暴力事件頻發,給學生造成身體和名譽的損害使家長產生恐慌,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我們應該及時遏制,盡量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如題目中所說,將承擔法律責任的年齡由14周歲改為12周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確實能引起家長和學生的重視,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現象,我們得多方面究其原因:
一是學生自身認識不到位,存在攀比、拉幫結派的心理,法律意識淡薄;二是家長的疏導和管理不夠,父母可能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不夠,使小孩解決問題的方式過于魯莽甚至暴力;三是學校的教育機制出現問題,只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對學生思想意識、法律知識及品質教育投入不夠。
我們社會應該多方面形成合力,多管齊下,還學生一個干凈、和諧的校園環境:
學生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假期多參加集體活動,融入集體,學會與不同性格的同學相處,尊重每一位學生,加強自律;二、家長多與孩子和學校溝通,發現問題及時化解,同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精神上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三、學校應該完善制度,多拓展法律課程,注重學生的交流和融合,同時在對于一些品質優秀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于學生溝通,了解學生。
當然,政府在其中也要多發揮積極的作用,考慮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之前,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體系,來矯治問題青少年。實際上,很多時候,保護、矯治與懲罰,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規定有犯罪行為的青少年,每天在固定地點報到,接受三小時的法治教育,這既是一種限制與懲罰,有限度地震懾青少年的犯罪行為,同時更是一種矯治與教育。
聯系我們:
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陜西志遠教育官網(www.heng-ji.com)
微信公眾號:sxzyedu
QQ:623813217
志遠教育,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
課程推薦:
志遠教育官網
微信二維碼
Copyright ? 陜西志遠鴻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