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百度已死?”之:開放共享,豈能言行不一
三評“百度已死?”之一:開放共享,豈能言行不一
【編者按】近日,網民熱議百度的內容搜索結果存在問題。為理性探討互聯網生態的健康發展,呼吁行業不忘開放共享的初心,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滿足網民的期待,人民網今日起推出《三評“百度已死?”》。
對不少網民來說,“百度一下”意味著“你就知道”。但實際上,百度一下,你就一定能知道嗎?
近日,網民和媒體紛紛指責百度“不再是尋找中文互聯網內容的地方,而是百度自家的站內搜索”。百度也迅速做出回應,指出“百家號內容全站占比小于10%,可以優化瀏覽體驗”。盡管否認了指控,卻從側面印證了產品邏輯,默認了搜索設置。
用戶對產品最有發言權。百度能被廣大網友設成首頁,足見“愛之深”;今天又被用戶宣稱“百度已死”,可見“責之切”。一個獨占鰲頭的搜索引擎何以不斷遭到質疑?
“百度已死”固然聳人聽聞,而爭議的焦點恰恰在于,百度通過提供有選擇的信息結果,達到向自家產品引流的商業目的,而且內容良莠不齊,甚至存在涉嫌侵權和虛假的信息,這無疑從根本上違背了其作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要知道,流量可以流動,但決不能任由擺布、隨意操縱。
無論如何,一個已達到壟斷級別的搜索引擎,已經不是哪個企業的“私家花園”,而首先是互聯網的公共平臺。倘若以流量變現為目的、以親近遠疏為規則,那么搜索引擎只會淪為牟利的私器、營銷的沃土。曾經的教訓歷歷在目:當貼吧的公共空間標上“可售賣”的價碼,當尋醫問診的頁面布上廣告陷阱,病友的家園變成騙子的“狩獵場”。這些悲劇一再警醒我們,誰掌握了信息入口,誰就要相應地擔起責任,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共識。
不可否認,對每一個搜索引擎而言,排名總有先后,結果總有頁碼。但問題在于,究竟以怎樣的邏輯進行布局、用怎樣的標準加以考量。“按照優質內容排序”的承諾踐行了嗎?平臺內容的把關義務盡到了嗎?事實證明,那種只在乎企業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無異于竭澤而漁、飲鴆止渴,不僅失去用戶,而且觸犯眾怒。
有人問,為什么總揪著百度不放?因為搜索引擎是普通用戶進入互聯網世界非常重要的入口,是信息流動的中轉站。構建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提供精準、客觀、全面的信息服務,才能滿足國家、社會和用戶的基本要求。
其實,何止是百度,幾乎所有成規模的互聯網企業都期望做成“平臺級”。但是,這些企業真的理解并弘揚了平臺的價值了嗎?對于直接服務億級用戶的互聯網平臺,公共性和公益性是第一屬性。平臺越大,責任越大。平臺的公共性與資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沖突,如何處理好兩者關系,正是對企業最大的考驗之一。
從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互聯網的觸角如今無處不在,造就了“簡單可依賴”的搜索引擎,催生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電商網站,培育了“聯通你我”的憨態企鵝……超級平臺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承載了億萬用戶對互聯網時代的美好希冀,理應做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如今,一些互聯網企業以“開放”之名、謀“封閉”之實。一個又一個看似完整的產業生態,實則構成了圈養用戶、壓榨利潤的封閉圍欄。這違背了開放共享的時代潮流,也觸犯了互聯互通的網絡法則,注定無法持續。
百度已死?”之二:互聯互通,基石怎可動搖
產品一旦被巨頭視作威脅,要么被打壓要么被收購,夾縫中生存的互聯網創業公司舉步維艱;巨頭動輒打造“產業鏈”、言必稱“生態圈”,但自身的核心產品卻不斷出現問題……近年來,互聯網領域集中度日漸提高,贏者通吃的資本邏輯、無界擴張的發展路徑,似乎成為某種“定律”。
客觀來說,不論是以“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為使命的百度,還是從杭州湖畔“鐵下心來做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抑或是做即時通訊軟件起家的騰訊,企業的成績來之不易,為中國邁入世界互聯網大國之列作出了歷史貢獻。也因如此,他們獲得榮譽、贏得認可,黨中央、國務院還授予了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但大要有大的樣子,大更要有大的責任。堅定而清晰的發展戰略、須臾不忘的社會責任、站位更高的行業引領,是互聯網企業由大到強的重要支撐。
從企業自身發展來看,漫無邊際的擴張絕非最佳選擇,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打開巨頭們的投資版圖,電子商務、醫療健康、汽車交通、外賣快遞等可謂多點開花,但是內部腐敗、機構臃腫、重復投資、低效率、官僚化等也如影隨形。資本并非萬能,與其無邊界擴張,不如刀刃向內,做好核心產品的優化提升。
從行業發展來看,利用市場優勢地位進行擴張,甚至由此形成資本霸權、巨頭壟斷的現象,需要高度警惕。鞏固自身優勢地位、對待競爭不手軟尚可理解,但利用優勢地位壓制創新,則有損市場公平。共享單車、外賣、網絡購物、金融等,無一例外最終成為巨頭們角逐的戰場。資本如果用起霸權邏輯,傷害的是良性的競爭環境,不利于創新力量的充分涌流和長遠發展。
當然有人會說,資本逐利無可厚非,市場競爭本身就是殘酷的,成王敗寇是常態。但競爭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什么值得鼓勵,什么必須禁止,含糊不得。良性的競爭絕不是靠資本的威懾、無邊界的擴張、人為設立的壁壘,而是要落在優質產品服務供給上。從魏則西事件,到血友病吧被賣事件,再到此次曝光的百家號存在虛假信息,商業模式的迭代、產品種類的增加,反而帶來了產品質量的下降。倘若因此喪失了用戶的信任、受到監管部門的懲處,如此擴張得不償失。
有專家分析,搜索引擎在PC時代是互聯網信息導航,現在到了移動APP時代,單一搜索引擎作為流量入口的作用大大降低。為了在信息流場景上觸達足夠多的用戶,曾經擁有巨大入口流量的搜索引擎不得不考慮自己做“號”,強行編織內容生態,勉力維持流量。這其中,有百度的無奈,但也說明了百度沒有抓住轉機,發揮技術優勢,開發出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一代搜索引擎,或者打造開放的客戶端聯盟,卻自我“降維”,陷于做“號”,結果自廢“武功”。
可以說,此次的百度事件暴露了當前互聯網巨頭發展面臨的集體問題:在瘋狂追求“平臺效應”和用戶數量的盲目擴張中,為維護自身市場優勢地位,正紛紛“畫地為牢”,平臺內自我導流,對競爭對手選擇性屏蔽。這種行為正在動搖互聯互通這一互聯網的根本基石。
“百度已死?”之三:關乎未來,不負時代期待
誰掌握了互聯網,誰就擁有了時代主動權。互聯網企業健康成長,關系美好生活,關乎民族復興。
縱觀今時今日,從時間到空間,從生產到生活,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革命,孕育了我們身邊一批耳熟能詳的互聯網企業,不僅為人們創造了獲取知識、表達訴求、交流情感的精神家園,也為發展打造了轉型升級、創新驅動、跨界融合的強勁引擎。
互聯網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也像水流一樣互聯互交、互通有無。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業界“盲目圈地”“圍墻籬笆”等亂象頻出,給用戶體驗帶來不便,也為發展前景蒙上陰影。人們不禁要問,互聯網的未來到底是多級對立、壁壘叢生,還是溝通協作、開放共享?
公眾的答案顯而易見,互聯網巨頭交出的答卷卻并不令人滿意。有人說,今天的互聯網巨頭不缺市值、不缺收入、不缺用戶,唯獨缺穩定輸出的價值觀。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從公共管理角度來說,互聯網巨頭的市場支配地位實際上形成了另一種意義的“社會公權力”,用好了可以受益匪淺,用歪了就將貽害無窮。倘若用門戶之見取代發展遠見,只顧著“搶占地盤”、只醉心“廝殺內耗”、只攫取“人頭流量”,甚至為維護壟斷地位而不擇手段打壓競爭者,不僅會抑制互聯網行業的創新活力,還會削弱整個社會開放共享、互聯互通的前進動力。
大就要有大的樣子。這里的“大”,指的不僅是體量之大、規模之大,更要包括格局之廣、境界之高。手握巨大的數據洪流,坐擁數以億計的用戶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驗著互聯網巨頭的智慧和能力。要知道,產業再多、市值再高,都必須涵養順應時代呼聲、回應用戶需求的企業文化,與互聯網經濟發展壯大同氣同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心同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穩定的政策支持和社會氛圍,為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反之,成長為巨頭的互聯網企業應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履行該履行的責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此,不妨參照那些風雨不衰的百年老字號。它們屹立不倒的密碼,就在“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情懷里,就在“天貴人和,厚德致遠”的追求中。如果只是簡單沉醉“一畝三分地”的短視之舉,動輒萌生“畫地為牢”的淺顯思維,這樣的企業注定將淪為拍在沙灘上的浪花,成不了推動“中國號”巨輪前行的波浪。
互聯網是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正因如此,“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范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希望廣大互聯網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這是對互聯網企業最深刻的警醒,也是廣大用戶最真摯的期盼。
來源:人民網
聯系我們:
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陜西志遠教育官網(www.heng-ji.com)
微信公眾號:sxzyedu
QQ:623813217
志遠教育,讓您的起點與眾不同!祝各位親愛的考生圓夢2024!
西安校區:西安市雁塔區陽陽國際B座18樓 | 電話:029-87871887 17792273747(同微信) |
咸陽校區:咸陽市財富中心 | 電話:029-33275952 18142418653(同微信) |
延安校區:延安市東大街7天連鎖酒店 | 電話:15353313055(同微信) |
渭南校區:渭南師范校內生活區 | 電話:18064315951(同微信) |
蒲城校區:迎賓路北段(火鍋先生北鄰) | 電話:18142418653(同微信) |
富平校區:蓮湖大街中段(紅蓮酒店對面) |
電話:18142418353(同微信) |
銅川校區:銅川市宜君縣南山公園 | 電話:15353313055(同微信) |
課程推薦: